11月3日下午,我校授聘齐沪扬教授为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的授聘仪式在国际教育学院会议室隆重举行。
在授聘仪式上, 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戴丽敏宣读了学校关于聘任齐沪扬教授为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的决定,校长杜卫代表学校向齐沪扬教授颁发了聘书,并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齐沪扬教授在国际教育领域已取得的突出成就,并对其欣然受聘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一职表示感谢。杜校长希望齐教授今后大力支持我校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国际教育学院的学科建设、团队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为我校国际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动力。齐教授表示自己非常荣幸能加入这个新的大家庭,今后一定会为我校国际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齐沪扬,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带头人。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华东修辞学会副会长,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延边大学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博导。
齐沪扬教授简历
齐沪扬(Qi-Huyang),男,浙江天台人,1950年8月生于上海。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带头人,上海市重点学科“对外汉语”(2005-2008),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2010)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专家,国家教育部自学考试委员会“现代汉语”命题专家组组长,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和规划司外籍特聘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华东修辞学会副会长,上海语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苏州大学汉语及汉语应用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延边大学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对外汉语研究》主编,《世界汉语教学》《汉语学习》《华文教学与研究》《当代修辞学》《汉语与汉语教学研究》(日)《华文学刊》(新加坡)杂志编委。
齐沪扬教授在《中国语文》、《中国语言学报》、《语言文字应用》、《语法研究和探索》、《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等杂志和高校学报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语气词与语气系统》、《传播语言学》、《现代汉语短语》、《与名词动词相关的短语研究》、《应用语言学纲要》、《汉语通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用法词典》、《现代汉语现实空间的认知研究》等各类著作和教材30多种。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项目《HSK(旅游)》的研发任务(2005),任《HSK(旅游)》研发办公室主任。独立承担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汉办十五规划、国家语委、上海市哲社、上海市教委等科研项目20多项。教学科研奖励为: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1)、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003)、上海市哲社优秀论文奖(2002、2004、2006、2008、2010)、上海市哲社优秀著作奖(2012)、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著作二等奖(2013)(排名第二)、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11)等。曾获得上海市育才奖(2004)、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奖(2006)、全国优秀教师(2007)、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08)等奖项。在海内外数十所大学作过学术演讲,担任国务院侨办海外讲师团专家。
齐沪扬教授教育经历:
1978年9月至1982年6月: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5年9月至1988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0年9月至1993年6月: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齐沪扬教授工作经历:
1969年3月至1971年2月:安徽枞阳县老庄公社插队知青;
1971年2月至1978年8月:化工部第三建设公司工人;
1982年7月至1987年6月: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助教、讲师;
1993年7月至1995年2月: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1995年3月至1999年6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1999年7月至今: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1996年11月: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2000年11月: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1995年2月至1997年2月: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
1997年2月至2000年2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2000年2月至2004年2月: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
2004年2月至2013年5月: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
11月3日下午,我校授聘齐沪扬教授为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的授聘仪式在国际教育学院会议室隆重举行。
在授聘仪式上, 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戴丽敏宣读了学校关于聘任齐沪扬教授为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的决定,校长杜卫代表学校向齐沪扬教授颁发了聘书,并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齐沪扬教授在国际教育领域已取得的突出成就,并对其欣然受聘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一职表示感谢。杜校长希望齐教授今后大力支持我校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国际教育学院的学科建设、团队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为我校国际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动力。齐教授表示自己非常荣幸能加入这个新的大家庭,今后一定会为我校国际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齐沪扬,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带头人。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华东修辞学会副会长,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延边大学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博导。
齐沪扬教授简历
齐沪扬(Qi-Huyang),男,浙江天台人,1950年8月生于上海。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带头人,上海市重点学科“对外汉语”(2005-2008),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2010)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专家,国家教育部自学考试委员会“现代汉语”命题专家组组长,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新加坡教育部课程发展和规划司外籍特聘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华东修辞学会副会长,上海语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苏州大学汉语及汉语应用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延边大学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对外汉语研究》主编,《世界汉语教学》《汉语学习》《华文教学与研究》《当代修辞学》《汉语与汉语教学研究》(日)《华文学刊》(新加坡)杂志编委。
齐沪扬教授在《中国语文》、《中国语言学报》、《语言文字应用》、《语法研究和探索》、《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等杂志和高校学报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语气词与语气系统》、《传播语言学》、《现代汉语短语》、《与名词动词相关的短语研究》、《应用语言学纲要》、《汉语通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用法词典》、《现代汉语现实空间的认知研究》等各类著作和教材30多种。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项目《HSK(旅游)》的研发任务(2005),任《HSK(旅游)》研发办公室主任。独立承担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汉办十五规划、国家语委、上海市哲社、上海市教委等科研项目20多项。教学科研奖励为: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1)、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003)、上海市哲社优秀论文奖(2002、2004、2006、2008、2010)、上海市哲社优秀著作奖(2012)、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著作二等奖(2013)(排名第二)、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11)等。曾获得上海市育才奖(2004)、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奖(2006)、全国优秀教师(2007)、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08)等奖项。在海内外数十所大学作过学术演讲,担任国务院侨办海外讲师团专家。
齐沪扬教授教育经历:
1978年9月至1982年6月: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5年9月至1988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0年9月至1993年6月: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专业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齐沪扬教授工作经历:
1969年3月至1971年2月:安徽枞阳县老庄公社插队知青;
1971年2月至1978年8月:化工部第三建设公司工人;
1982年7月至1987年6月: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助教、讲师;
1993年7月至1995年2月: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1995年3月至1999年6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1999年7月至今: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1996年11月: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2000年11月: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1995年2月至1997年2月: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
1997年2月至2000年2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2000年2月至2004年2月: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
2004年2月至2013年5月: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