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工作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党建工作 > 工会工作

​国教芬芳:2020巾帼文明示范岗集体优秀事迹

校内来源: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学生管理办公室)、哈尔科夫学院    校外来源:     作者:系统管理员     时间:2021-03-22


867

新冠疫情一爆发,直属国际教育学院党支部于第一时间成立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6名组员中就有4人为女教工党员。学院女教工党员育人团队从2020年春节起就全身心投入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诺言,树立了党员勇担当、善作为的向上形象,发挥了党员在非常时期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了扎实做好在校300余名国际学生的防控工作,从清晨到深夜,她们放弃节假日,驻守校园;她们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疫”不容辞加入到学生返校教工志愿者队伍中;她们恪尽职守,积极开展跨国界、跨时差的线上教学,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她们身处异国他乡,忘记个人安危,助力全球抗疫,传递中国正能量。

868

学院副书记马珺是这支育人团队的领头羊,在这场“战疫”中始终走在最前面,保持高昂的工作状态,做到实时更新防控信息,实时掌握师生动态,实时处理突发问题。从大年初一起,她和书记吴晓维每日巡查学生宿舍,深入了解校内学生情况,积极联络校防控办、后勤集团等部门为学生筹措口罩;妥善解决学生必需品的采购、校内ATM机取款受限等问题;先后制定出台体温测量和出入登记、发放驻校卡、设置留置房、国际学生十项“一律”等一系列管理办法,确保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应防控工作的需要,学院再三增强值班力量,临时接到任务的党员老师王艺和赵丹毫不犹豫服从安排,入校顶岗;90后党员、家中独生女,辅导员马奕晨老师在父亲术后亟需照料的情况下,长期在校工作,奋战在防控一线;综合办党员老师姜琼玮2月中旬就从老家赶回杭州,虽无法进校,但一直忙于线上工作,确保防控工作精神第一时间在学院内传达到位,同时她还整理汇总每日疫情动态,做好防控日志,共记录文字逾六万字。

869




2月3日晚,一名保加利亚籍女生因身体不适呼叫120入校前往余杭二院就诊,当日下午余杭区已暂停所有公交线路的运营,多方联系均无法安排车辆接学生回校。傍晚才到家的副书记马珺匆匆放下饭碗,立即驾车从25公里外的家前往。她的爱人是一名公安民警,也连日工作无暇顾及家里,她与年幼的儿子交待了几句,便将他一人留在家中。当晚,又遇两区交界处封道,她历经周折即将到达目的地时,却因交通管制无法进入,同时又被告知非常时期发热病人不适宜用私家车接送,只好再原路返回。面对困难,她迅速调整好心态,一边通过微信安慰学生,一边想着解决对策。那天,她七点便到校工作,晚上七点再次出门直到十点多到家,随后又拨打数十个电话联系求助,等落实好车辆送学生凌晨返校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已说不出话来。还有一次,一名学生的癫痫药断供,她又火速号召姜琼玮、王艺和马奕晨等几位女党员教师全城买药,一小时就将救命药以接力的方式送进校园。

自2月份起,校园实行了有史以来最严格的管控,当国际学生因饮食习惯的差异和长期无法出校购买家乡食材时,学工团队又拿着清单,赶往超市一一采购;当学生因无法出校换汇、无法充值校园卡时,她与辅导员们又自掏腰包解学生的燃眉之急…

870



因跨国教学模式受到境外网络限制等特殊原因,全体女党员教师根据现有条件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就各类课程的教学模式、电子教材、视频教学渠道等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思考和探讨,力求保证国际学生教学的正常开展。同时,专业教师在学工书记的安排下还编写了《读书战“疫”》、《汉国教小宝典》、《视听战“疫”》、《“悦”读杭州》等系列线上学习资料,丰富国际学生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合理利用时间,深入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

因时差问题,为保证教学效果,给卢旺达学生的课程只能安排在下午和晚上。党员教师吴小芬每周二下午接完女儿放学后便马不停蹄开始上课,连续三个小时的课程,中间留出半小时给境外学生休息调整,她则匆忙给女儿点外卖、布置学习任务,而自己只能等到晚上八点下课后才有时间填肚子。

871



秋季开学前,为贯彻落实开学工作指导精神,学院积极响应号召,鼓励党员教工报名参与学生返校接站志愿工作。女教工党员朱淑霞和吴小芬第一时间便积极报名,她们牢固树立起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加入到全校教工志愿者队伍中,为近五千莘莘学子筑牢返校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朱淑霞老师已接近退休年龄,成为全校年龄最大的志愿者老师;吴小芬老师一大早将刚上小学的女儿托付给邻居,自己便前往客运中心迎接学生。

女教工党员育人团队的其他成员则联合组成校内迎新队伍,她们审慎做好举牌引导、测温扫码、行李消杀、登记信息等环节工作,严格按照学校防控要求,不容自己出半点差错,同时也打消学生的担忧和疑虑,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回家的温暖。

872



2020年3月起,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学院收到一份特殊的求助——微医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推出全球抗疫平台,为全世界用户提供免费的实时救助服务,但是他们缺少多语言的翻译人才。身在美国我校共建孔院任教的党员教师李雯静立即发动来自意大利、巴西、印尼等国家的学生担任翻译志愿者,他们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完成了大量的翻译工作,丝毫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以巨大的热情投身公益事业。微医集团在给学校的感谢信中写道:“贵校师生为守护海外同胞、助力全球抗击疫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书写了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感人篇章”。




873

党员教师陈珏2019年8月起被派往韩国朝鲜大学担任中文教师,面对当地的严重疫情,她不仅做好个人防护,还坚持线上线下教学,时刻叮嘱韩国学生疫情防护知识,向学生传递中国抗疫的讯息。当临时接到中国使领馆通知撤侨时,她的教学仍在继续,学生们纷纷不舍,中韩师生之间建立的深厚感情在疫情面前得到了升华。


874


版权所有: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恕园3号楼
邮编:311121 招生电话:0571-28865041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院长信箱:gjyyzxx@hznu.edu.cn
书记信箱:gjysjxx@hz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