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开展VR云上博物馆实践体验活动,在哈尔科夫学院地信专业同学的热情解说与专业指导中国际学生云游浙里、情系乡村。
虚拟现实技术是什么?虚拟现实技术的现实应用有哪些?为什么要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浙江乡村博物馆结合?“AI馆就管”团队的成员们为国际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VR云上博物馆体验课。在团队成员张韵周和郑树奕的娓娓道来之中,国际学生们“走进了”虚拟现实的神奇世界。
此次VR云上博物馆活动有来自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卢旺达4个国家近20名同学参与其中。同学们的专业虽各不相同,有跨境电商、计算机等,但在“浙”相聚一起,共同感受VR云上乡村博物馆的文化魅力和科技力量。
“这种感觉太震撼了,我不用去到现场,就可以获得真实的参观体验,感受到多彩的中国文化。”阿里巴巴商学院跨境电商专业的印度尼西亚学生Morris(李厚德)兴奋地表示,他正戴着VR眼镜,“云”游数字畲族馆。其他的国际学生也排着长队,跃跃欲试。在VR云上博物馆体验活动的现场,国际学生们感受了一场虚拟与现实、技术与文化的碰撞。
在了解了VR虚拟现实的基本知识和浙江乡村博物馆的现状后,国际学生在成员们的指导下进行了VR设备体验。通过VR眼镜和实时投屏,原本平面的图文资料转化成一幕幕生动真实的影像场景,“我好像真的去到了现场一样,”卢旺达学生Ishimwe Abel(罗晋)激动地说道,“这种感受,如果用中国的一个成语概括,就是‘身临其境’。”
VR数字馆除了真实还原现实博物馆场景外,还增添了数十个知识热点,特色乡土故事、文学大家的名言、革命文化的深刻内涵都蕴于题目之中。国际学生们在畅游VR数字馆时,可以参与自主学习和答题互动,在沉浸式学习空间中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中国不愧是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连一只小小的笔都有自己的文化故事。”马来西亚学生黄钰雯在游览数字湖笔馆时感叹道。
“学以致用”环节又一次将活动现场推上了高潮。成员们为国际学生们提供了一对一的简单VR技术教学。国际学生们以授课教室为数字化对象,在成员们的指导下,运用数字化设备对其进行拍摄采集,并分小组制作简易版的VR教室。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每个小组都完成了VR教室的制作,并通过VR眼镜进行沉浸式观看。
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落下帷幕,所有人都意犹未尽,国际学生们切身感受到了VR技术的魅力和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VR教室的制作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如果有机会,我想进行其他博物馆的数字化制作,让更多的留学生体会博物馆中蕴含的中国文化,感受新时代中国的数字力量。”马来西亚学生Olivia Liem(林紫)表示。
“AI馆就管”团队是杭州师范大学一支跨学科交融、本硕联动的大学生团队,致力于以数字技术开展数字文化创新。后续,团队将会持续开展体验活动,为中华优秀文化赋能,以数字化技术帮助中华文化焕发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