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探索和实践国际学生的国情教育,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理解,为来华留学生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中国国情教育体验,2024年12月11日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在恕园5-212教室召开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实践基地共建研讨会。会议由党总支书记徐凌芸主持,西溪湿地、余杭区仓前街道党工委、创景社区、杭州文广集团教育之声、杭州国际传播中心、杭州良济和凤起中医门诊部、临安来隐文创有限公司有关领导和代表参会。
研讨会上,由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兼)徐凌芸首先介绍了国际教育学院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以及在国际教育领域的贡献和成就。她强调,国际教育学院一直致力于为来华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全方位的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国情,增进对中国的认知和情感。
紧接着,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马珺向与会嘉宾汇报了国际学生国情教育的概况。她指出,国情教育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学院通过丰富多彩的国情教育课程和文化体验活动,为国际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让他们在浸润式的学习中深入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
专题交流汇报环节由专任教师、副教授李雯静和陈珏主持。他们分别围绕“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课程建设理念与实践”、“国际学生参与中国国情教育实践活动的收获与反思”、“来华留学短期团组实践体验”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分享。李雯静副教授还就课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思考和对策,得到了与会嘉宾的积极反馈和赞同。
在接下来的议程中,各基地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实践基地共建的情况。他们分享了各自在国情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中的经验和做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合作愿景。这些实践基地涵盖了文化交流、创新创业、基层治理等多个领域,为国际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国情教育实践机会和平台。
与会嘉宾围绕“如何进一步整合提升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他们纷纷表示,要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共同打造更多高质量的国情教育实践基地;要创新国情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要加强国际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国际教育学院和各实践基地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为进一步推动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近年来,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在来华留学生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不仅注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国情教育实践活动和文化体验活动,为国际学生提供了全面了解中国国情的机会和平台。未来,学院将继续努力打造更多高质量的国情教育实践基地和特色品牌活动,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优秀人才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