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2025年秋季泰国NPP Chinese Home短期人文交流项目的师生,走进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杭州段),开展了一场以“你好,大运河”为主题的文化实践课。学生们手持精心设计的“任务卡”,沿运河完成四项文化任务,在行走中感知运河历史,在体验中理解中国文化。
活动首站设在运河广场。围绕“运河初印象”,学员们寻找“大运河”石碑,面对开阔的水面大声问候“大运河,你好!”,并以运河和往来船只为背景拍摄小组“全家福”。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学习了基础中文问候,也在互动中拉近了他们与这条千年水脉的距离。
第二站来到标志性古建筑——拱宸桥。围绕“穿越历史的桥”,学员们一边拾级而上,一边数着石阶,感受这座古桥的厚重与坡度。在老师引导下,他们比较中泰桥梁在材质、造型与功能上的差异,深化了对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认知。
第三站走进中国扇博物馆。在这里,学员们领略到“工匠的智慧”,认识了“扇子”这一中国传统工艺品。他们寻找自己最喜欢的扇子,透过一把把精美的扇面,体会中国手工艺的精湛与文化的多元表达。
随后师生漫步至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融入运河畔的市井生活。学员们走进小店,用中文完成购物任务,学说“我要买……”和“谢谢”。这一环节将语言学习融入真实场景,使文化体验更加生动可感。
整场活动以任务为驱动,融合语言学习、文化比较与实践体验,寓教于行。泰国师生不仅领略了运河的日间风光,更在行走中感受到其作为活态遗产的人文温度。通过这次沉浸式文化实践,学生们不仅提升了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